国际新闻 发表于 2021-1-21 15:12:42

胡星斗、仲大军:《墨子》亲士篇电视讲座(下)

胡星斗、仲大军:《墨子》亲士篇电视讲座(下) 导读: 墨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民生思想家、平民哲学家、科学家、军事防御专家、和平主义领袖,是修养最全面的学者。 全文约5661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正文: 墨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民生思想家、平民哲学家、科学家、军事防御专家、和平主义领袖,是修养最全面的学者。墨家政治学主张“义政”、“尚同”、“尚贤”、“亲士”(亲近知识分子),核心思想是“官无常贵,民无终贱”,“选天子”,能者上不能者下,废除官员终身制;墨家经济学主张“交相利”、“节用”,改善民生,让“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核心思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家文化学主张“兼爱”、“天志”(顺应上天让人民安宁富裕的意志)、“明鬼”(相信鬼神对民众、官员的监督)、“非命”(反对命中注定论)、“素丝”(人性如白色的丝线,取决于后天的“所染”),核心思想是“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墨家科学有几何学、物理学、光学、论辩学,类于欧几里德、亚里斯多德,采用逻辑的、实验的、精确定义的、分析的研究方法,迥异于中国主流的感性的、象征的、模糊的、方术的思维方式;墨家军事学是立足于弱国小国的防御军事学,是考虑政治、经济、后勤、民心所向、军事器械、综合国力的全民皆兵式的立体防御战术。墨家在秦汉时受到血洗、失传,是中华民族之大不幸。今天,我们学习《墨子》,就是要发展经济,重视民生,关心弱势群体的衣食住行,建立能者上不能者下的贤能政治和亲士政治,弘扬科学精神与和平主义精神,为建立民本、宪政的中华新文明而努力奋斗。下面是仲大军老师与我在某电视台《国学大讲堂》20集墨子讲座中的片段。 (接上篇)胡老师(胡星斗):就是当时啊,那个姜太公呢他本来是在商纣的朝廷里面做官。但是也是不被那个纣所…    主持人(仲大军):不得志。    胡老师:所重用。然后呢他就辞官了。辞官然后到了…    主持人:到渭河边上钓鱼去了。胡老师:到渭河边这个钓。他主要是听说周文王非常贤能,他就跑到渭河那里去钓鱼,想等待见到周文王的机会。有一天周文王的那个车啊,果然浩浩荡荡驱驰而来了。但是姜太公据说,他连头也不回就在那里钓鱼。照理说他本来应当是起身跪迎,迎接吧,迎接周文王,但是他也不迎接,然后引得周文王非常好奇。周文王他就下车来问说,这个老者您喜欢钓鱼吗?姜太公他说,小人才钓鱼呢,普通的人,小人才喜欢完成具体的事。而我有更大的志向,有更大的事要做。周文王问他,钓鱼和实现你的志向有什么关系啊?他说这两者道理是一样的。说,操钓在手啊,就说,我钓鱼的话,主要是三种权谋变化。他说,禄等于权,要以厚禄来征服,来重用这个人才。官等于权,要以很高的官位来重用人才。死等于权,要以视死如归的精神来激励人才。然后,姜太公这么一说啊,周文王当时就觉得哎呀,这个老者啊可是非凡之士。然后再又听,听他往下这个说。周文王他说,我鱼子要吃了鱼饵它就上钩了,就被鱼线牵制。如果人才得到了高官厚禄,他也会臣服于君王。然后,这样的就说,以国为基础然后就能够征服天下。他这么一说啊,后来周文王也不去打猎了。他本来是去打猎的,也不去打猎了。然后就载着姜子牙呢就回到朝廷,立马拜他为军事。                                  主持人:是。    胡老师:姜太公由此就开始施展他的抱负了。    主持人:这个姜太公的事例和周文王的这个故事啊,是最典型的亲士文化的这个案例。应该说,因为当时请看,请大家注意。亲士文化往往被什么时候启用呢?往往是在一个国家弱小…    胡老师:危急的时候。    主持人:危急,特别需要发展的时候。    胡老师:是。    主持人:这个时候人才就凸现出来了,是吧。这个时候呢,君主就往往很礼贤下士。所以在这个时候,周朝的,建国之初的这个风鸣岐山例子就是最典型的亲士文化。那么好了,我们溯源而下。从开国,周朝开国到往下沿袭,这个亲士文化是否传承下来了呢?我们来看。这个文化在被齐国传承了下来。我还是接着刚才的讲,为什么齐国要传承这个亲士的文化。是因为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姜太公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子子代代,子子孙孙们在齐国,他们的老祖先就是良相出身,就是重身宰相出身。他们也向,他要学习他老祖宗特别重视人才。    胡老师:是。    主持人:是吧,所以说,你听我说。所以说齐国就出现了管仲现象。    胡老师:是啊,是。    主持人:齐国出现了,当时春秋战国最著名的两任宰相,管子和晏婴,是吧。管晏,这两个,这是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两任宰相,都出在齐国。那么说,为什么齐国会有这种现象?说明齐国这个流派延续了亲士文化。那么说,墨子在这里也谈到,谈那个亲士文化,墨子肯定是也是受这个齐文化影响了。    胡老师:是,当时这个齐国啊其实是各国中最开明的。因为它地处沿海,可能是便于某种类型的对外开放吧。就当时的齐国经济其实最发达,而且它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还有海洋的捕捞,这样的一些生产。当时这个齐国可以说,它形成一定,一定的这种商品经济。所以但是后来这个齐国没有统一天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比较可喜的。齐国它的思想是,可以说是最开明,其实军事上也比较发达。您知道,主要的兵书,古代的主要的兵书其实都是出自于齐国。    主持人:是啊,我们沿着这个亲士的线索往下走,走到了战国时代。是吧,且不说管子,管子那公元前七百多年的时候,是吧,六百多年。齐桓公是公元前六百多年的君主。那么到了公元前四百多年的时候,形势就发生变化了。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三家分晋,包括还有齐国。齐国是个亲士的文化的国家。但是,齐国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齐国姜姓的政权…    胡老师:被篡夺了。    主持人:被田姓的贵族给篡夺了。    胡老师:是啊。    胡老师:这个事件叫做田氏代齐。    主持人:是啊。    胡老师:田氏取代了齐国的君主。    主持人:田姓代替了姜姓。所以说这个亲士文化,也有对统治者来说,也有威胁的地方。    胡老师:是啊,是啊。    主持人:也不能轻易地用亲士文化。所以说我们注意,凡是亲士的国家,往往这个国家很容易君主就被替代了,被异姓的,被那些有能力有野心的大臣们替代了。韩魏赵三家分晋是个典型。然后就齐国的田姓代姜,姜姓,田姓代齐,这是个典型例子。但是出现了这样的例子,难道就不亲士了吗?    胡老师:是,各个国家照样还要亲士。    主持人:还要亲士,为什么要亲士呢?因为到了战国,已经成为一个激烈争夺了这样一个时代了。各个国家,周天子统一的权威已经荡然无存。是吧,周天子靠这个血缘、家族、姓氏这样一条纽带,已经无法维系当时整个诸侯各国,无法维系了。像楚国,最早就自立为王。当时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其他的都是公侯,诸侯。    胡老师:对。    主持人:可是呢,楚国早早就不听你的,早早就自立为王了。那么之后,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各国也都称王了。齐威王,是吧。到了公元前三百多年各国都称王了。那么,在这样一个完全打乱了封建秩序,礼崩乐坏的这个时代。在各个国家大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互相兼并的时代,个人才能的作用就突出地显现出来了。    胡老师:所以孔子称那个时代是礼崩乐坏,是陪臣执国命。就是小的很低级的臣子,执掌着国家的大权。    主持人:国家大事。    胡老师:庄子把它称作什么呢?叫做以众暴寡,以人多欺负人少,当时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所以在当时的时代啊,在战国时代,在春秋时代也好。特别是在战国时代,争夺人才可以说是进入了白热化。所以各个国家,它能够兴起也都是由于有人才。比如说从春秋到战国,比如说这个魏国先后,比如魏国曾经有什么西门豹的变法,有吴起啊。吴起也曾经在魏国,创立过魏五族,一种军队。这个魏国可以说有很多的这个人才。比如说燕国有什么乐毅啊什么的这样的一些人才。像这个…    主持人:最典型的是吴子胥和范睢。    胡老师:吴国的。    主持人:吴国启用了吴子胥成为东方的强国,成为霸主。秦国启用了范睢,秦国一开始启用的是商鞅。这些人物都不是秦国人啊,都是被招贤纳士去的。是吧,重用人才聘请去的。    胡老师:还有越国,越国的范蠡,文种。    主持人:是。    胡老师:是,那都是帮助越国复国的这样的大臣。    主持人:所以说亲士你啊看,亲士最早起自于齐桓公。齐桓公的管子和鲍子都是什么人,根本就不是齐国人。    胡老师:对。    主持人:都是卫国这边的,好像是属于颖上人吧,你看是河南一带的人。是吧,被招贤到了齐国,重用为宰相。胡老师:墨子原文中也有这样的话。墨子他说,越王句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主持人:是。胡老师:越王勾践本来是被打败了是吧,但是他后来由于重用了范蠡、文种等这些人呢,最后还是能够威震天下。     主持人:所以到了战国时代,我认为中国就进入一个争夺人才、抢夺人才这样一个时代。可以说只要是个人才,没有不被重用的。除非你想隐居山林当隐士,或者不想干。    胡老师:春秋战国那个年代啊,是一个大动乱的年代。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发生大转型的年代。所以有的历史学家称之为历史的三峡,整个社会发生大转型。这个大转型的结果来看呢,它是从分封制的那种相对专制主义,过渡到最后是秦始皇的这样的郡县制,君主专制主义。但是从文化思想史上来看呢,它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这么一个年代。就像那个西方人称之为轴心时代。也是一个思想的轴心时代。所以那个时候,我认为啊那些思想家无论是孔子啊,是墨子啊,是老子他们其实都是当时少有的人才,他们是思想人才。他们想通过他们的思想来治理那个当时的那种乱世。只不过呢他们提出的方案可能各不一样。比如说孔子、墨子,我认为他可能是带有某种理想主义色彩的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治理这个社会。而韩非子,像这个纵音)他们可能就更加地重视实际。但是他们的目的其实都是来治理当时的乱世。    主持人:是的,当时我们再分析一下。就是同样是亲士,但是表现却不一样的。你说孔子,孔子是人才吧,是大人才吧,但是在鲁国不被重用,一直不得志。孔子54岁之前在鲁国前后一共做了三年的官而已。之后十四年的时间是漂泊在外,出国,即周游列国。    胡老师:所以有的人说他是丧家狗。    主持人:丧家狗一样。    胡老师:到处碰壁,不得志。    主持人:你说墨子,墨子也很有才吧,墨子也不见用。    胡老师:也是一样。他也周游列国,但是几乎没有人重用他。可能,据说在宋国短暂的可能…    主持人:做过一段大夫。    胡老师:做过大夫,曾经还出使过卫国。    主持人:是,但是有些人才是被用的,你比如说秦国的国相范睢。范睢是个非常典型的人。范睢是个魏国人,就是因为出使齐国说了几句话,被嫉妒,被魏国的贵族们嫉妒,就打得几乎半死,就差点被迫害致死。然后被秦国的一个使者装到车后边,藏着拉进了秦国。秦王见了以后,发现是个人才,被重用以后,范随才对秦国当时吞并六国起到重要的作用。    胡老师:是。    主持人:这就说当年,当时的士,是吧,你的什么样的主张,这也很重要。    胡老师:对。    主持人:是吧。你的主张是否能被当时统治者所运用,是吧,所采纳,这也非常重要。    胡老师:还有一个典型的事例,比如苏秦,也是当时一个重要的一个谋士。他一开始是提倡联合支持这个秦国,但是不被重用。后来呢,他就转变了,转变成主张合众。而且呢是他苦读《太公兵法》,然后又向鬼谷子学习这个游说指术啊,怎么去游说君王。后来一下子他当了六国的宰相,而且成为众音)。也就说合纵的一个首长,可能相当于现在的北约秘书长。    主持人:挂六国相。    胡老师:挂六国之相。所以说,他当时是举轻若重的一个人物。主持人:好了,我们刚才讲了一些亲士的渊源,这个事例现象。我想我们学习墨子最终的落脚点,好像还是要落在我们当代。我们学了墨子有什么用呢?就是要了解这个历史,如何服务于今天。比如我们今天,做企业也好,在政府工作也好,如何发扬我们历史上这种亲士的精神。我想我们的落脚点还是在这里。对吧,对比一下我们的古人,是吧。看一下我们历史上的传统。我们的今天,比如说我做公司,我做老板,我是否要亲士,是吧。我做地方政府的官员,我是否也要亲士,我是否要结党营私啊,专去用自己的亲属,像搞亲亲文化。我认为这才是对中国最重要的启示。墨子的亲士的精神和思想,是对中国当代现代有着重要意义的。中国历史上这亲亲和亲士这两大文化源流,直到今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是不是。我用什么人,我是用我自己的亲贵,用我自己家里人,用我的子女,还是用真正有本事的人。在这个岗位上安排什么人物的问题。     胡老师:现在很多的家族公司都他只用自己的家族的人,还是过去的那种孔子的亲亲的传统。但是现在比如说,现在也有很多好的公司。比如说有个,西方有个叫列维的公司,生产那个牛仔裤的公司。它就是对人才非常平等。它那个重用的人才是什么呢?是有些从牢里边放出来的。什么有残疾的,这个各种各样的,不被社会所重用的,少数民族异的,妇女等等。他就是招聘的时候就专门要招聘这些人,让他自己的儿子哪怕是拿了哈佛文凭,他都不一定会重用。我认为这可能有点类似于墨子的亲士的传统。    主持人:是,今天呢,这课的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总结。请大家注意,像孔子,像鲁国这样亲亲文化比较盛行的国家,它最后的命运是什么样?鲁国最后被齐国、楚国最后兼并了,也就灭亡了。鲁国最后的命运也是越来越弱小,是吧,灭亡了。而亲士的国家,秦国强大起来了。是吧,秦国是亲士最厉害的一个国家,春秋战国最后统一了中国。所以从这个文化源流,我们得到一个什么启示?就是往往是在竞争最激烈的时代,是亲士文化是最而重要的时候。当一个政权建立了,亲士文化往往就被放到一边去了。统治者们就拿起儒家的亲亲文化了,是吧。这两种文化实际上是文武之道一张一驰,两手被用着,被统治阶级是两手运用着。所以说,这是今天我们学这课,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吧。    胡老师:古代有句话叫做得士者昌,失士者亡。你如果失去了这些士的支持,人才的支持,那这个国家可能会走向衰弱。    主持人:好,今天吧时间也到了,朋友们,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篇,我们展开再继续深入谈亲士里边这些内容。你比如说你光重视人才了,但是人才是怎么成长呢,人才是怎么形成的,人才是怎么保护啊。那么我们在下一篇来讲,好不好。胡教授。    胡老师:好,观众朋友们,再见。    主持人:观众朋友再见。    主持人: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下期再见。胡老师:再见。(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胡星斗、仲大军:《墨子》亲士篇电视讲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