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长江西北东北:揭秘中国四大区域青铜矿冶遗址奥秘
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付永旭副研究员主持,他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为此次活动增添了更多期待。讲座定于2025年3月6日(星期四)下午3时至5时,以线上形式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会议号为266-758-204。飞艇pk10群
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史前考古研究室、公共考古中心以及考古大数据资料中心共同承办,西北工作队作为协办单位,为讲座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讲座内容将围绕青铜冶金的基本知识展开,同时深入回顾世界青铜冶金考古的重要发现与成果。
李延祥教授将在讲座中重点阐述近二十年来,中原、长江中下游、西北以及东北地区青铜矿冶遗址的调查与研究进展。他指出,这四个地区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青铜产业格局,其中中原地区尤为显著。中原地区的青铜产业与礼制紧密相连,呈现出采冶铸分离、以陶范铸造为特色的生产模式,这为中原在青铜时代成为东亚文明高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原对青铜原料的巨大需求,促使商周王朝向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拓展,这一进程对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李延祥教授的学术生涯丰富多彩,他毕业于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系,后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并最终在该校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自1985年起,他师从柯俊院士,成为中国冶金考古和冶金史领域的重要研究者之一。近年来,他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相关项目,对晋南、辽西、河西地区的早期青铜矿业遗址进行了系统考察和研究,为考古学、科技史领域贡献了一批宝贵的研究成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