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太空行走“超能力”养成记:挑战重重,如何克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日透露,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即将开展他们的第三次出舱活动。这句耳熟能详的“我已出舱,感觉良好”,不仅是航天员们轻松自信的宣言,更是他们背后无数挑战与努力的结晶。那么,航天员为何要执行出舱任务,又会面临哪些严峻考验呢?赛车飞艇群
出舱活动在载人航天任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载人天地往返、空间交会对接并列为载人航天的三大核心技术。航天科普专家庞之浩指出,太空行走具有多重重要用途,包括在太空中组装和扩建空间站、维修维护航天器、回收维护和释放卫星、完成科研任务、进行紧急太空救援,以及未来的载人登月和载人登火星等。
随着中国空间站由建设阶段转入常态化运营,出舱任务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主要完成空间站的建造与维护、进行科学研究相关操作,以及完成与工程技术相关的各种验证和操作。然而,出舱活动难度极高,挑战性巨大,且充满危险。在外太空环境下,航天员需面对真空环境、极端温度、太空碎片和空间辐射等多重威胁。
庞之浩专家进一步解释,太空行走面临三大主要挑战:一是太空无路可走,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需像攀岩一样用手行走,三是舱外环境恶劣,必须使用复杂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那么,航天员是如何练就太空行走的“超能力”的呢?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同样离不开地面上的反复模拟和训练。出舱活动训练科目繁多,首先便是技术训练,包括出舱活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出舱程序以及出舱任务等类别的训练。由于每次出舱任务不同,因此训练内容也随之变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