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能源赛道,中国车企如何引领变革引发技术深思?
欧洲,这个曾经孕育了全球汽车工业辉煌的地区,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困境”。自去年11月,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关税以来,双方虽历经多轮磋商,但欧盟的立场始终强硬。比亚迪、吉利和上汽等企业已正式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挑战这一反补贴措施。就连宝马、特斯拉和梅赛德斯-奔驰这些跨国车企,也随后对欧盟的关税政策提出了异议。赛车飞艇群
然而,近期局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欧盟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公开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盟投资时,应“准备好技术转让”,并强调“技术共享”是合作的重要门槛,甚至威胁采取“惩罚性措施”来推进这一要求。这标志着欧盟的策略从“关税制裁”转变为“技术要挟”,背后透露出对产业竞争力下滑的深切忧虑。
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崛起,从供应链到整车制造,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宁德时代连续六年稳居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榜首,2023年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7%,比亚迪则以15.8%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中国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已超过60%,而欧洲企业的占比不足10%。在欧盟销售的纯电动汽车中,有20%来自中国,其中特斯拉、达契亚(雷诺)、宝马等品牌占据半壁江山,但中国自主品牌的份额正持续攀升,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