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发广告论坛-网站推广|网络推广|广告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回复: 0

“正月理发死舅舅”到底怎么来的:终于知道怎么回事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徒弟的滴滴 发表于 2025-2-10 13: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为 免费发广告外链论坛,所有 发外链的内容都属于网友行为,请慎重对待,如有违法内容请举报!
我国很多地方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传说。
赛车飞艇pk10群
从科学的角度讲,这当然是一种迷信——若真有这样一种谋杀舅舅的犯罪手法,警察同志也很容易锁定“犯罪嫌疑人”。

不过,某些“辟谣”的材料也没靠谱到哪里去。好多材料信誓旦旦地说:这句俗语传错了,它在清朝的原文本来不是“死舅”,而是“思旧”——“不剃头”是思念旧明,来自清朝百姓对剃发令的反抗。

这种说法,说的人很多,可证据其实只举出过一条,那就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修的《掖县志》。

“正月理发死舅舅”到底怎么来的:终于知道怎么回事了!
民国二十四年《四续掖县志》书影(右),见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区·第六十号》(左)

这种说法,虽然证据少,但是很能跑。不少媒体抄来抄去,几乎把它抄成了一个“国学小常识”。

可我们要是仔细推敲一下,又会觉得它非常奇怪——如果我们把“死舅”还原回“思旧”,这句话的“原始”版本就应该是“正月不剃头,剃头思旧旧”。

“思旧旧”这个说法,实在是有点过于“卖萌”了。

更重要的是,“思旧旧”把意思给弄反了!遵令剃头反而算“思旧旧”,结论却是不要剃头。编出这个说法来的人,是不是自己把自己也给绕晕了?

其实,晕的不是古人,而是人云亦云的人。

只要顺手查一下清朝的《掖县志》,我们就会看到,在清朝前、中期的山东掖县,这项的风俗似乎连影子都没有。

“正月理发死舅舅”到底怎么来的:终于知道怎么回事了!
清乾隆二十三年《掖县志》同一段落书影。见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区·第三七六号》

那是不是清朝人怕这条风俗暗示“反清复明”,有也不敢写呢?

才不是呢。其实,就在“文字狱”最盛的清中期,就存在着多条关于“剃头伤舅舅”的记载。只不过,“剃头伤舅舅”的时间不在正月,而在五月。

有个清朝康熙年间比较活跃的文学家叫孔尚任,他写过一本名剧叫《桃花扇》。

您可能听过有句话叫“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其实就来自《桃花扇》。

这位孔大文豪还写过一本专门讲解当时风俗的书,叫《节序同风录》。书里讲,五月五日端午节:“不剃头,恐妨舅。”

这里的“妨”,就是因触犯禁忌而伤害到什么人。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任你发广告论坛 http://rnfgg.cn/thread-174105-1-1.html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广告|发外链|论坛推广|广告论坛|外链论坛|免费发广告|网站推广论坛|推广论坛|任你发广告论坛

GMT+8, 2025-2-24 04:33 , Processed in 0.14573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