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是田园的闲暇;“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是春游的闲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是欢聚的闲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夜游的闲暇......不同的闲暇景象映衬了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下,一方面我们不自觉的按下了加速的按钮,一方面又期盼忙碌之余的闲暇中那份闲适、轻松与幸福。正所谓“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我们是为了闲暇而忙碌”,休闲时代下普遍休闲和更好休闲成为刚需,呼唤在休闲生活中追求幸福正当时。 休闲生活是一种大众社会需求。中国经济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工作量大、上班繁忙、休闲时间被挤压是普遍现象,处于“闲不下来,难得休息”的状态。在加速的节奏下,每个人都想在忙碌后拥有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无论是将周末“泡”在图书馆的“70后”张英涛,还是滑动鼠标探知世界的“80后”王强,亦或是游戏世界驰骋的“90后”赵兵......况且,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能够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与生产力,增加了休闲时间,享受闲暇的权利自然能够公平的分配给大家,但同时,人们苦恼于“工作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焦虑于“停下便被超越”的恐慌与不安。由此看来,休闲生活构成了大众需求,有利于大众在快中求慢,营造健康生活,提升幸福感。 休闲生活是一种文化精神需求。社会发展中物质条件飞速提升,仓廪实而知礼节,吃饱穿暖之余让人们开始思考文化层面的需求,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样的情景:晚饭后公园的锻炼大军和广场舞队伍丰富了大众业余文化生活,周末看电影、文艺片的欣赏成为休闲的不二选择;书香社会下的阅读同样是休闲的文化选择......文化素质的提升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文化素养直接关联城市的文明形象和大国名片的打造,而文化提升的背后突显的是我们丰富精神的需求。试想一下高长期强度工作后若没有休闲生活,则让很多人精神状态消极、倦怠甚至扭曲,积少成多,久而久之,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必然不会更加饱满,后果可想而知。因此,休闲生活成为了文化精神需求,实现社会进步的同时,又能促进人们文明繁衍。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我们是为了闲暇而忙碌。忙碌后的闲暇中才能体味真正的幸福。车之两辙,鸟之双翼,闲暇与幸福本是同为一体,应是良性循环,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