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土重迁”这个词,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其实除了对周遭熟悉环境的难以割舍之外,还有就是对“家”的外在载体——房子的留恋。人们经常会说一个建筑,有家的味道,其实是对亲情、对乡情的寄托,是在回忆过往种种生活的记录影像,是对这栋建筑所体现的乡土文化的共情;也有人说一栋建筑赏心悦目,和自然和谐统一,比如苏州园林。其实,建筑会让人感受到幸福,幸福的建筑更是如此。 幸福的建筑是生态环保的建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在不断的翻新被取代,建筑的使用寿命在不断的减少。商家争先恐后的大肆拆迁、新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不仅如此,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现代普遍学习西方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对建筑能耗问题和节能材料思考较少,导致许多建筑的能耗过高,对环境的损耗也较为严重。此外,许多建筑在公共景观、公共场所方面、绿化等方面也投入规划较少,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比肩接踵,遮住了人们享受蓝天,仰望星空的视野;让人们的无法欣赏到四季变化的美好;让人们犹如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之中。因此,建筑的初衷还是要要生态环保,要符合所处的地理环境,要与自然和谐融合,才能让人们感到幸福和温暖。 幸福建筑是文化丰富的建筑。各国不同的建筑,可以让人们感受、了解不同的文化风情特色。比如,人们去欧洲,想到的就是欧式风格——古罗马风格、古希腊风格、哥特式风格等。每一个建筑的背后都是从文化的长河中走过,慢慢沉淀稳定下来。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不同的地区文化就体现了不同的建筑。比如,徽派建筑特有的青砖白墙,犹如一幅水墨画,带人进入到江南水乡,感受到的江南的自然绵软;比如,西北窑洞,让人有种北方的粗狂和开阔;比如西南地区的土家吊脚楼,瞬间让人回到少数民族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这些建筑让人记忆深刻,是因为,看到建筑,看到的是乡愁,是一个人的文化之根。因此,有文化特色的建筑才能让人感到幸福。 幸福建筑是生活幸福的建筑。建筑最根本的本质还是为人服务。因此,幸福建筑的第一要义就是让居住的民众感受到生活幸福。北京对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的初衷也是为了给居民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现代化生活。过去老旧的小区,因为时间久远,线路老化,没有安装电梯,建设标准无法营造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抗震功能不足等让居民怨声载道,尤其是老旧小区的居民以老人为主。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入户深入沟通,让居民了解改造工程的利好,也在改造后获得居民的认可。因此,幸福的建筑无关乎是否年代久远,幸福的建筑,就是让居民乐在其中。 幸福的建筑不是为了造就世界之最,也不是追求富丽堂皇,更不是空间庞大。幸福的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应该是成为人们的精神庇护所。幸福的建筑能让人们感到舒适愉悦,能让人们能亲近自然,生态宜居,能体现文化特色,让人们感受到自身文化的独一无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