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发广告论坛-网站推广|网络推广|广告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回复: 0

智慧农业兴 乡村旅游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徒弟的滴滴 发表于 2024-7-25 13: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为 免费发广告外链论坛,所有 发外链的内容都属于网友行为,请慎重对待,如有违法内容请举报!
从河南内邓高速渠首站下车,左转2公里,就到了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蓝天白云下,绿树成荫,满目青翠。鳞次栉比的小洋楼、赏心悦目的花草绿化、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春日时节,走进邹庄村,处处都令人印象深刻。
粮仓空调一体机
“这是我们搬迁前的邹庄村。”在邹庄村委广场,村里的导游全丰霞指着一张满是土坯房的老照片介绍,“之前,我们一家三代挤在一间土坯房里,每逢雨天,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全家人的生计靠种地勉强维持。”

20世纪50年代,南水北调中线初期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淅川县有20.2万人移民,西进青海、南下荆门。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又有16.6万人移民离开故土迁往河南省内27个县市区。2011年6月,邹庄村175户750人从16公里外的油坊岗村搬迁到这里。

搬迁后的邹庄村,水电气供应到户,网格员服务上门,村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站到村里就能看得到雄伟壮观的渠首大坝,望得见丹江口水库上的游船帆影。”邹庄村党支部书记邹玉新说,“村庄区位好,但由于体量小,产业底子薄,发展受限制。”

为破解邹庄村发展瓶颈,淅川县立足邹庄村区位优势,提出了“大邹庄”战略,整合邻近的水闸、下孔、孔北等村,成立联合党支部,统筹更多力量,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汇聚更多力量推进乡村振兴。

“走,去看看我们的智慧农业。我们村建设了1000余亩高标准农田,配套水肥药一体化系统,亩均粮食可增产200至300斤。”全丰霞介绍,邹庄村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监测田里苗情、墒情、病虫害等。现在,只要手机轻轻一点,云上管护,千亩农田就能喝上“自来水”,吃上“营养餐”,便捷又高效。

一路走,一路看,全丰霞一路声情并茂地讲解,“村民过去靠‘卖产业’生存,现在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开始靠‘卖风景’‘卖文化’发家了。”顺着全丰霞手指的方向望去,300多个草莓大棚整齐排列,很是壮观。

“几年前,县里引进龙头企业,成立邹庄村掘井人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村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模式,发展了大棚草莓设施农业1000余亩,莲藕、猕猴桃等特色产业600余亩。”邹玉新介绍,村里还挖掘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打造了“涌泉”“江山论”“掘井人”等15个红色旅游观光点位,邹庄村成了集红色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旅休闲等于一体的“大邹庄”,周边500余农民受聘于村里的江山文旅公司、大邹庄劳务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

“老乡,这每年在村里能挣多少钱?”记者问。

“七八万元吧!”村民王凤菊快人快语,“我家入股草莓种植合作社,一个月能分红200多元;加上在果园的务工所得,家里的民宿还有盈利,再加上销售大邹庄零食炒货的收入,一个月能挣6000多元了。”

“我们现在的生活美滋滋,农闲时节,我们还跳广场舞、打八段锦呢。”邻居张玉勤抢过话题。

今天的邹庄村,人均年收入较5年前翻了两番,村集体经济收入从5年前的不足5万元到100余万元,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昔日艰苦奋斗取得的成绩就是新征程再攀高峰的不竭动力,行走在新征程上,周庄村干部群众越干越有劲。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任你发广告论坛 http://rnfgg.cn/thread-161596-1-1.html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广告|发外链|论坛推广|广告论坛|外链论坛|免费发广告|网站推广论坛|推广论坛|任你发广告论坛

GMT+8, 2025-2-7 11:43 , Processed in 0.1665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