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心了,心情好,就去唱唱歌,抒发情感;难过了,心情不好,也去唱唱歌,宣泄情绪。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开心或难过时,都会想着唱唱歌呢?
赛车飞艇群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有意无意哼唱几句的习惯。很多人哼唧完觉得自己唱的不着调,很“羞耻”,或误以为自己哼唱这个行为很怪异。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行为,而可能是我们的身体一种“自我保护”。唱歌不仅能有效帮助我们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同时还能引导我们积极叙事。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经常唱歌能给我们带来的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处。
好处一:抒情解压
歌唱对心理的直接作用是调节情绪。强烈的情绪,包括人们认为的快乐等积极情绪,长期无法释放会有害身心健康。有相关神经成像研究表明,音乐信息可通过镜像神经元链接起自我动作和动作表征, 直接通达情绪情感中枢, 激活情绪反应。[1]
瑞典音乐心理学家帕特里克·尤斯林总结出了包括评价性条件反射、情绪感染等多种音乐诱发情绪的机制。
我们在歌唱时,可以通过美妙的旋律本身引发最基本的脑干反射让紧张的状态松弛下来,剧烈波动的情绪得以缓和。对情绪低落的人来说,歌唱则可以直接扰动心境,引发兴奋的状态。
在过于严格的自律塑造下,很多人善于用话语说理,却难以通过言辞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歌唱,人的心灵还会被歌曲中熟悉的人类情绪感这种感染会削弱理性的封印,让我们的情绪逐渐凭借自己的声音释放,达到解压的效果。
我们的人生中会经历很多事件,一些歌曲会因为文化或个体经历,与特定的、引发过难忘情绪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一旦在脑海中建立起条件反射,即使没有这些事件,唱起歌曲一样可以让人借助于评价性条件反射作用 唤起特定的情绪。比如唱起《生日快乐》歌对很多人来说,能够勾起心中的快乐。
|
|